第九中文网

第257章 苕窖1973—驾临(三)

2022-01-04 作者:兵家传人

在村里,如这种乔迁新居后大办的也不是没有,等同于办喜事,来客自然要送礼品外加礼金,一般都是两百块钱,一百也可以,如果少于一百块钱,这就拿不出手了。

而一桌坝坝席的价格在三百八十元左右,在加上烟酒等招待,一桌约莫要花费五百元左右,至于晚上的那一餐,在村里没那么讲究,会把中午的剩菜,在加上几个散菜就可,几乎不增加成本。当然,如果没有承包给坝坝席专业队伍,主人家自己购买食材,这个成本还会降低一些,但也不会太多,没办法,村里人胃口都比较大,饭菜的分量足是第一位。

这样一算下来,人均消费在五十元左右,至于亏不亏本,关键就是来客的人群,如果全是请村里,都是拖家带口来,那主人家操办下来,最后就会亏本。

所以一般在村里,都是能省就省,也只有在婚嫁,大寿的时候才操办,乔迁这种情况真的不多。

父母和爷爷奶奶从一大清早就开始忙着接待来客,不到一个小时,就发觉一个房间空间居然已经放不下礼品了,而红包直接用箩筐来装。

素芬和晓燕和妹妹几女都帮着摆放统计礼品等等,父母每收一份,几女就会在礼品包里写上姓名,还是红包上要写上名字,然后就要统计出来,作为以后回礼的依据,还有在饭后,可能还要回礼出去。

比如杨站长这次给方文送了六百的礼金,拿下一次。杨站长家里办喜事,方文至少就要回六百的礼金回去,如果少于这个数目,那就得罪人了。所以这个操办下来就算真的赚钱了,这到收的钱也是暂时的,以后都会慢慢的把礼品在送回去。当然如果伱脸皮够厚,只收礼金,从不回礼,那这名声估计能臭遍n个山头,在外面总会感觉到异样的目光,抬不起头来是正常的事情。

在有就是。对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来客,或是家庭贫困的,这礼金还是会收下,不然就显得不礼貌。又看不起人的嫌疑,但却要回礼,也就是比如周会计送了一包花生糖过来,那回礼的时候就要挑选等同于这个价格的礼品,但不能是花生糖。不然就是不礼貌的行为。

还有,如果来客带了孝子来的,那这边主人家也会打发红包,恩。这个不算大众习俗,看主人家的情况来定。也不需要所有孝都发红包,也是根据亲疏来定。

至于方文现在的情况。自然所有的孝也需要回礼,但这个回礼也要根据关系远近,和来客所送的礼金和礼品价值来定,所以统计上是一个相当烦琐的过程。

在加上今日来客这么多,几百份礼品礼金一到,几女也是忙得晕头转向。当然也不能怠慢了家里的客人,如王母就和二娘一起在厨房帮忙,不需要怎么动手,感受气氛而已。而王父由家里的长辈陪着聊天喝茶。

至于狗儿早就和大军的孩子队伍拿着零售跑去玩了,弟弟和弟妹也轻松不起来,因为家里的亲戚太多了,弟弟自己就认不过来,又还要给亲戚们介绍弟妹,当初两人结婚是在外弟办的,今日自然要和亲戚们熟落一下,不然这亲戚关系以后就渐渐淡了。

而小宝儿也被弟妹抱着一起和亲戚们打招呼,还没走上半圈,小宝儿坏里就塞满了红包,这个就是习俗了,恩,弟妹收了红包,而会也需要统计出来,然后就是给亲戚们家里的孩子回礼,而且这个回礼还要根据情况来,如果对方比自己家庭条件差,如小宝收了家庭贫困的九老爷五十块钱的红包,那弟妹就要回礼一百块钱才合适,如果家庭条件差不多,那就直接原数回礼就可以,当然如果对方没有孝在场,呵呵,那就可以偷笑了,因为这个红包就赚到手了。

华夏人的礼尚往来学问太大了,村里也是影响深远

家人都有事情做,方文当然不可能空闲下来,因为虽然是祝贺乔迁,但他才是主角,大多数人也是冲着他来的,这寒暄客套自然免不了。

来客一到,父亲收了礼金,然后这招呼客人就论到他头上了,要安排发烟、上茶、入桌等事情,都要照顾好了,不然就是“不懂事”的行为。

近百张桌子,一直从他家里的坝子,到乡间小道,在衍生到下面的鱼庄,甚至附近的几块干旱农田也搭建起了棚子,田里撒上炭花铺路,也摆上了桌子。

纸牌直接购买了几大件,麻将更是借来了几十副,这也是才年里的出主流娱乐活动,还有音响等等也要播放起来。

足足近千来,孝少说也上百个,这可是个大队伍啊,孝当然没有大人那么顾及,随意到处跑,这也需要照看到,要是某个孝滚到茅丝(川内厕所一词得方言,巧合的是和英文发言相同)里就悲剧了,几乎平均每十个村里的孩子,就有一个在童年掉进粪坑里面过,呵呵,不过好在川内的粪坑都很浅,孝掉进去自己就能扑腾出来,一般不太可能有生命危险。

关闭